“秋毫不使丧其真”的出处是哪里
秋天的清晨,凉气悄悄爬上窗台,像一位偷偷摸摸的画家,轻轻勾勒出每一片秋叶的脆弱轮廓。这时,若你仔细聆听,便能听到一句来自宋代的诗意在耳畔轻语:“秋毫不使丧其真。”这句诗出自陆游的《遯迹》,说的是在贫困中也保持真性情不被破坏的坚定信念。
那么,什么是“秋毫不使丧其真”呢?这简单概括,就是无论境遇如何变幻,我们都应该坚持真实的自我,不让任何困境或诱惑改变我们最初的本心。就像秋天的细毛(秋毫)一样,即使是再小的东西,也不会在压力下失去它本来的形态。
这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诱惑,比如职场竞争、物质追求等。如何在这些挑战中保持自己的本真呢?陆游的回答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像秋毫一样坚守自己的本性。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秋毫不使丧其真”出自宋代陆游的《遯迹》。
“秋毫不使丧其真”全诗
《遯迹》
宋代 陆游
遯迹荒村惯忍贫,秋毫不使丧其真。
家居亦以古为监,事过始知天胜人。
临食致思方下箸,读书有得每书绅。
放翁耄矣当知幸,布褐藜羹毕此身。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