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父子”的文章 - 第3页
  • 孔教三纲是谁提的

    孔教三纲是谁提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

    12-31 12 414 文章列表
  • 古代三纲五常中三钢不包括

    古代三纲五常中三钢不包括

    兄为弟纲不属于三纲。 关于三纲的涵义,朱熹指出,“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中,“父为子纲”是基础,而它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就是孝敬,...

    12-31 65 315 文章列表
  • 伦德理道德三纲五常的是

    伦德理道德三纲五常的是

    伦德理道德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

    12-31 708 476 文章列表
  • 五纲六常是谁说的

    五纲六常是谁说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

    12-31 852 487 文章列表
  • 为人准则的作用

    为人准则的作用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

    12-31 140 726 文章列表
  • 易子而教全文及译文

    易子而教全文及译文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

    12-31 677 693 文章列表
  • 朋友有信的大意是怎样的

    朋友有信的大意是怎样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见《孟子•滕文公上》。 这几句大意是: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男女之别,...

    12-31 963 117 文章列表
  • 君臣有义夫妻有别

    君臣有义夫妻有别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句子出处:宋·朱熹 《孟子集注》,崇仁尚礼类名言句子 父子之间要有互爱之情, 君臣之...

    12-31 92 949 文章列表
  • 责善则离的离是什么意思

    责善则离的离是什么意思

    一、责善则离的离的意思是:疏远。 二、原句: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译为: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

    12-31 116 903 文章列表
  • “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是什么意思

    “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是什么意思

    “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意思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父子之...

    12-31 436 874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