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244页
  • 论语中有父母之邦前一句

    论语中有父母之邦前一句

    语出 《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

    12-31 23 877 文章列表
  • 自食其力的孔子名言

    自食其力的孔子名言

    孔子说:“不降低志向,不委曲求全,杀身以成仁,这就是伯夷和叔齐啊!”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孔子又说:“在志向上,能够迁就现实条件...

    12-31 582 760 文章列表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礼的意思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礼的意思

    《论语先进篇》中,有段经文。这样写道。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2-31 527 315 文章列表
  • 微生高直的意思

    微生高直的意思

    意思说:“人家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 有人向他要一杯醋,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一家去要一杯醋来,...

    12-31 881 235 文章列表
  • 论语·述而的原文

    论语·述而的原文

    论语·述而原文如下: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12-31 34 186 文章列表
  •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什么意思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什么意思

    原文为: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三国 王肃《孔子家语·卷五·困誓第二十二》) 意思是,不走到悬崖...

    12-31 65 887 文章列表
  • 颜回和仲由之死原因

    颜回和仲由之死原因

    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

    12-31 199 373 文章列表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2-31 619 969 文章列表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是什么意思呢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是什么意思呢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意思是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出自春秋·接舆《凤歌》。 《凤歌》是有“楚国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一支...

    12-31 712 611 文章列表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意思是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出自春秋·接舆《凤歌》。 《凤歌》是有“楚国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一支...

    12-31 763 803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