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九州一词早于战国时期吗

九州一词早于战国时期吗

九州一词早于战国时期吗

“九州”一词比战国早。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但这九州所反映的,可能是春秋和战国时期人们的地域观念,而把“州”当作实际的行政区划,则是在东汉后期才实行的。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己亥杂诗》)《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估计并州是从冀州里分出的,幽州是从青州里分出的,指渤海的西北岸及辽东一带;后来的益州是梁州的发展,指今中国西南地区;凉州是从雍州里分出的,指今中国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