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贼其君者也

贼其君者也

贼其君者也

翻译: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贼”的意思是暴弃。

这句话出自《公孙丑》上,结合前文是想要表达:没有同情心、是非心、羞耻心、谦让心还要自暴自弃的人,也会暴弃自己的君主,如果能够在发端就及时遏制并且改正,就可以安定天下;如果继续自暴自弃,则会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会赡养。

孟子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

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

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