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地质条件
地貌:
根据成因和形态,井冈山的地貌类型可分为山体、河谷、构造盆地、岩溶地貌四个大类(林英等,1985年)。山体由四级分水岭(山脊)、山坡和坡脚组成,分水岭海拔依次为1300—1580m、1000—1300m、900—1100m、800—1000m。相对高差变化较大,范围500—1200m。陡坡、急陡坡形成多与断裂有关,中缓坡则分布更广;构成坡脚的第四系沉积物,有山坡垮塌之物,也有流水冲积物。V形谷反映提名地内地壳上升运动,峡与嶂的复合处容易形成跌水和瀑布。
井冈山得名于茨坪、大小五井等众多山间盆地,这些盆地底部海拔在700—1000m不等,山环水绕,成土条件和水土保持条件均好,土层肥厚,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加上人的努力,使井冈山成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气象:
井冈山所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决定其气象条件的复杂多样性,进而决定水文、土壤的复杂多样,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井冈山多年平均降雨量1836.5mm,最大2774.4mm最小1297.4mm,雨量春夏相对多于秋冬。地势越高降雨量越大、越均衡,所以海拔越高越不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据22年连续统计,周边县市有7次伏旱,同期山上仅2次轻旱;
3、次大涝6次特大洪涝,山上均不发生。
井冈山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S—SW,N—NE风向频率很高。偏南风频率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在1500m左右达到最高,以7月为例,达73%;而偏北风频率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小,同一高度、时段仅为17%。
地势的西南高、东北低对于西北冷风有阻滞作用。井冈山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高气爽,晚春(初夏)多雨。茨坪1月平均气温3.4℃,7月平均气温24℃。
气候垂直分带明显:比300m更低为中亚热带,比800m更高为南温带,其间为北亚热带气候。常绿阔叶林分布在300~1100m。
井冈山普遍存在逆温现象:
1983年1月27日早8时,海拔940m的大井气温-1.7℃,而同一时刻海拔1410m的黄洋界气温7.5℃。全年逆温出现频率76%,冬季高达85%。逆温对于越冬植物有很好保护作用。昼夜温差以秋季最大,提高了果品品质。其次春季,冬夏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