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端午吃什么传统食物
天津人管端午节叫五月节。
小时候在姥姥家,端午节的前一天晚饭都要早早吃完,吃完饭,姥姥开始忙活包粽子,桌子上一盆泡好的江米(天津人管糯米叫江米),一盆红枣,一盆糗好的豆馅(天津人管做豆馅叫糗豆馅,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旁边钢总盆里放的是芦苇叶,姥姥说包粽子用的芦苇叶是白洋淀的。姥姥包粽子很快,而且一个个的包的很漂亮,像是工艺品。包粽子是门技术活,看似简单,实则挺难包的,我妈妈和老姨一直包不好,我也是练了多次没能成功,我舅舅包粽子包的好。
早上起来,姥姥一大早就煮好了粽子,把钢种锅里煮好的粽子放入搪瓷碟子里,端到桌子上,我帮姥姥把绿豆汤盛好,弟弟妹妹则是坐在桌子旁等待,姥爷早起有个习惯扫院子扫门口,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始吃粽子,红绳子的粽子是小枣的,白绳子的粽子是豆沙的,姥姥会准备一个小碟子撒上白糖,粽子蘸白糖吃。
端午节当天姥姥还会在艾草上拴上红布条,插在院子的大门上,有辟邪、吉祥的寓意。每年端午姥姥都会给我和弟弟妹妹身上挂上老虎耷拉,这是姥姥对我们的爱,其寓意避邪、避五毒、祈福、吉祥之寓。
赵光宸在《津门岁时记》中提到:“初五日曰端阳节,有龙舟戏,居户门贴葫芦门符,插艾蒲,家中团坐食角黍曰粽子。”
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中提到:“门悬蒲艾饰端阳,九子盘堆角黍香。”
那么,在天津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吃哪些美食呢?
1、五毒饼
在北方,端午节还要吃五毒饼,只是后来消失了,近些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又出现了。
《京都风俗志》记载:“富家买糕饼,上有蝎,蛇、虾蟆、蜈蚣、蝎虎之像,谓之五毒饽饽,馈送亲友,称为上品。”
五毒饼样子很像月饼,上面图案分别为:蛇、蝎子、壁虎、蛤蟆、蜈蚣。
今年我买的桂顺斋的五毒饼,有五种口味,百果、枣泥、甜咸、豆沙、红果,正好五个图案对应五种口味,图案有蛇(豆沙)、蝎子(红果)、蜈蚣(甜咸)、壁虎(百果)、蛤蟆(枣泥)。吃五毒饼,是祈愿百毒不侵,平安健康的寓意。
2、炉粽子
炉粽子,是一款天津特有的粽子样子的白皮点心。
炉粽子,也叫炉食粽子,今年炉粽子我也是在桂顺斋买的,桂顺斋的炉粽子有豆沙、枣泥、红果三种馅料。炉粽子就是一种粽子样子的白皮点心,吃着酥皮起酥,馅料香甜不腻。
无论是吃粽子,还是吃炉粽子、五毒饼,沏上一壶天津茉莉花茶,香气四溢,美妙搭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