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断;绝。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弗殊。”
译文:武城人(用来)阻塞邾国军队前进道路,截断株国军队后退之路的木头连续不断。
2、死。
《史记·淮南王刘安传》:“太子即自刭,不殊。”
译文:太子当时刎颈自杀,未死。
3、特别;特殊。
《出师表》:“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陛下也。”
译文:大概是追随先帝特殊的待遇,想要把他报答给陛下您啊
4、不同;差异。
《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译文:秦始皇去世之,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的地方。
5、很;非常。
《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译文: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非常过分了。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殊,死也。从歺,朱声。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殊,杀死。汉朝曾有一条法令说,蛮夷之长多有罪,应该杀死他们。字形采用“歹”作边旁,采用“朱”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殊翁[shū wēng]
文采奇特的雁颈毛。
2、殊俗[shū sú]
不同的风俗。也指遥远的地方。
3、殊卓[shū zhuó]
异于寻常;卓越。
4、殊造[shū zào]
至尊。代称帝王。
5、殊继[shū jì]
谓继位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