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夏至藏头诗
//01
【夏】阴残暑雨初收,
【至】日凉生爽气浮。
【未】必清风来枕簟,
【至】今积雪满山楼。
七言·藏头诗·夏至
//02
【赤】鳞潜动龙蛇雨,
【日】脚翻翻鹳雀声。
【炎】暑疮痍归未得,
【炎】天何处可平生。
赤日炎炎:烈日当头,形容太阳相当炎热。
七言·藏头诗·夏至
//03
【绿】窗袅袅柳垂杨,
【树】影萧萧月满廊。
【成】事故人何处去,
【荫】林风雨送残阳。
绿树成荫: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遮蔽了阳光。夏日炎炎,虽然骄阳似火暑气逼人,树荫葱郁,莲叶遮天,别有一番意趣。
七言·藏头诗·夏至
//04
【挥】戈醉墨动雷霆,
【汗】漫乾坤万古形。
【如】此功名谁得似,
【雨】风吹上白云亭。
挥汗如雨:抹下的汗就像下雨一样。形容因天气热或温度高而出汗多。出自《战国策·齐策》:“监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七言·藏头诗·夏至
//05
【蝉】联瑟瑟梧桐雨,
【声】断貔貅鼓角风。
【阵】马不来归未得,
【阵】云深处落雕弓。
蝉声阵阵:夏季蝉的叫声绵绵不绝,蝉是夏季的一种昆虫。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能发出尖锐的声音,也叫“知了”。
七言·藏头诗·夏至
//06
【烈】风吹泪洒肝肠,
【日】月悠悠壮士伤。
【当】世功名成底事,
【空】将古意付沧桑。
烈日当空:火红的太阳高高的挂在正空中!一般形容正午的太阳。
夏日的烈阳,把大地染成了琥珀色,染红了群山,染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金色。
七言·藏头诗·夏至
//07
【电】光雨脚两茫然,
【闪】烁星河万里悬。
【雷】气潜通天上下,
【鸣】榔声在一神仙。
电闪雷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出自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里写道:“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夏日的雨,在微湿的空气里酝酿着。刹那间,雷电轰鸣,撕裂了乌云,撕裂了天空。狂风呼啸,像一把巨大的钢梳,将漫天的细雨,吹成了一片浓浓的雾气。
七言·藏头诗·夏至
//08
【暑】风吹雨不成炎,
【气】势何曾避地严。
【逼】枕凉生无一事,
【人】间只有百忧添。
暑气逼人:暑气,指盛夏时的热气,又称暑气蒸人,形容夏天的时候,尤其是明天户外,感觉热气浪一阵一阵的从地上往上钻,或是迎面扑来,暖风吹在身上,顿时汗如雨下。
七言·藏头诗·夏至
//09
【酷】寒长夏雪霜姿,
【暑】雨今朝又一时。
【难】取此心无著处,
【耐】看明月照人眉。
酷暑难耐:极炎热的夏天难以忍受。
七言·藏头诗·夏至
//10
【烈】风吹雨洒晴空,
【日】射天光上祝融。
【炎】暑忽惊残腊尽,
【炎】蒸先报一年丰。
烈日炎炎:形容天气非常炎热,夏天阳光强烈,出自《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写道:“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七言·藏头诗·夏至
//11
【骄】嘶赤日三千里,
【阳】羡黄河十二年。
【似】此平生多少事,
【火】云深处月悠然。
骄阳似火: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人们。
七言·藏头诗·夏至
//12
【汗】青天上月如银,
【流】入玻璃沆瀣新。
【浃】岁从来无一事,
【背】人为我作闲身。
汗流浃背:原义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七言·藏头诗·夏至
//13
【炎】凉暑气未全消,
【炎】熇无端又一朝。
【夏】后更添新雨足,
【日】边犹有故人招。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七言·藏头诗·夏至
//14
【桃】花烂熳开三径,
【红】紫纷纷满四邻。
【柳】外一枝风雨后,
【绿】窗深处最宜人。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茂,色彩鲜艳的春天景色。
七言·藏头诗·夏至
//15
【冬】炎雨过麦秋时,
【温】暖融融万物熙。
【夏】潦尚馀今日好,
【清】和不减故人诗。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出自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七言·藏头诗·夏至
//16
【大】江秋水接天流,
【汗】简风生暑气浮。
【淋】尽离骚千古意,
【漓】波无限白云愁。
大汗淋漓: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七言·藏头诗·夏至
//18
【寒】梅枝上月初圆,
【来】伴松风一榻眠。
【暑】雨过时凉似水,
【往】人何处散馀烟。
寒来暑往:寒冷的冬天来了,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也作“暑往寒来”。出自《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七言·藏头诗·夏至
//19
【烁】明银汉三千界,
【玉】碎珠河十二楼。
【流】水一泓涵菡萏,
【金】莲万朵映丹邱。
烁玉流金: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宋代诗人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中写道:“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殿阁薰风至。”
七言·藏头诗·夏至
//20
【吴】淞江上送行人,
【牛】尾城头草色新。
【喘】息故乡归未得,
【月】明犹有一枝春。
吴牛喘月:出自汉代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