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无和有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出了有关“无”和“有”的问题。这是老子的重要理论,只有理解了“无”和“有”的问题,才会真正读懂《道德经》。
1.什么是“无”和“有”
“有”是特定物体和特定状态的存在,“无”是特定物体和特定状态存在之前的那种存在。无是有的前身,无和有是相互转化的关系。
无和有不完全等同于虚和实,虚和实具有阴阳的意义。“实”是特定物体和特定状态的存在,“虚”是特定物体和特定状态的不存在。虚是实的影子,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概念。
2.无和有的概念与阴和阳的概念
(1)无和有(无极和太极)表示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存在状态,非此即彼,无和有的中间由“生”(变易)相关联。
(2)阴和阳(一个太极的两个方面)代表同一事物之内的相反相成的两种性质、两种功能、两种运动、两种趋向。阴和阳同时存在,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存于统一体内。
(3)两对概念的不同
阴和阳同时存在于同一事物之内;无和有相继出现于同一生命体系之内。
阴和阳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无和有是相互继承的关系。
阴和阳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无和有是互相否定的关系。
3.无与有的存在
无与有是特定的概念,是特定空间内之特定物体的存在或不存在。
“无”是某一特定状态的无,某一特定物体的无,某一特定生命实质的无。“有”是某一特定状态的有,某一特定物体的有,某一特定的生命实质的有。
宇宙的所有变化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发生,这个空间也是存在,这个空间既和“无”的存在同在,又和“有”的存在同在。
空间与构成空间的结构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