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的成语
形容补缺的成语有:
1、举偏补弊
读音:jǔ piān bǔ bì
释义:弊:弊端,毛病。指出偏差疏漏,补救缺点错误。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2、断长补短
读音:duàn chāng bǔ duǎn
释义: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示例: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断长补短,方数千里,皆尔伯仲,又何加焉!”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学习等
3、补漏订讹
读音:bǔ lòu dìng é
释义: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出处: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4、亡羊补牢
读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造句: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领导立即亡羊补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