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阐述宇和宙
《庄子·庚桑楚》对于“宇”和“宙”提出了解释:“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郭象注云:“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释文》云:“《三苍》云:四方上下为宇,宇虽有实而无定处可求也。《三苍》云:往古来今曰宙。……宙虽有增长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宇指空间,空间是实在的,但无定处可求;宙指时间,时间是延长的,但无始终可说。这肯定了空间的实在性、时间的延续性以及两者的无限性。
《墨子》书中《经上》云:“久,弥异时也。”《经说上》:“古今旦莫。”《经上》又云:“宇,弥异所也。”《经说上》:“东西家南北。”所谓久指总括古今昼夜的整个时间。所谓宇指总括东西南北的整个空间。
《管子》书中有《宙合》篇,以“宙合”表示天地万物之总体,云:“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意谓天地总括万物,宙合又总括天地。又云:“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宙合》篇以“宙合”表示无所不包的总体。
在战国时代,道家提出“宇宙”的观念,墨家则称之为“久宇”,《管子》书则称之为“宙合”。“久宇”、“宙合”的名称没有被广泛接受,这是因为,久字合字的歧义较多,实不恰当。“宇宙”观念逐渐流行起来。《淮南子·齐俗训》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这与《尸子》所说是相同的。直至今日,宇宙是一个常用的哲学范畴。
张衡所著《灵宪》云:“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以宇宙指超越可以观测的天体的无限。可以观测的天体是有限的,但不能说宇宙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