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文言文中难道和怎么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中难道和怎么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中难道和怎么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中的“难道”这个词出现较晚,且最初的意思和字面相同,表示难说、很难说。如:“将雨否?难道。(要下雨吗?很难说。)”后作为副词,表示反诘语气。如: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现代汉语继承了后一个义项,如:难道错了吗?

“怎么”是“怎”这个词根加上“么”做后缀的,因此不属于文言文词汇。文言文直接用单音节词“怎”构成句法单位去修饰其它成分。如:怎奈(怎么奈何)、怎禁得(怎么禁得起)。怎么,最早见于宋元白话小说、戏、曲等。现代汉语完全继承了它的词义。怎么,通常表示如何、无论如何、务必、太(不怎么难,不太难)等,以及不说出来的隐含意思(如:怎么你啦!他这人不怎么样。)

根据以上分析,文言文中的“难道”和现今的“怎么”,没有直接关系

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

1、也:

(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矣:

(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疾去矣,慎勿留。

3、乎:

(1)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如:壮士,能复饮乎?

(2)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如:天乎!吾无罪。/子其行乎?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4、者:

(1)表停顿语气。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2)用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昔者吾舅死于虎。

(3)用在句尾表疑问。如:无差,谁为多与者?(《狱中杂记》)

5、耶:

(1)用于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吗”“呢”。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于句尾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用于句尾表反问,相当于“吗”。如:呜呼!州县者真驿耶?(4)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时耶,命耶?从古如斯。

6、邪:

(1)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表感叹,相当于“耶”。如:乾坤其易之门邪!

岂(难道);为是(难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