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清炖羊肉的历史

清炖羊肉的历史

清炖羊肉的历史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这些天人数众多,正值赶上水草丰盛,羊肥马壮之时,所以每次聚会,都要大量屠宰草原羊,放到大铁锅里炖出来,然后大家按照份数分着吃,由于大铁锅炖肉,温火慢炖很入味,炖起来也比较简单,是大锅饭中唯一,做的量大食用人数众多,而且因为量大而更美味的一中美食。分配的时候容易均衡,最主要是由于全羊炖熟很入味,因为羊的各个器官都均衡入味,而且大铁锅可以把羊汤熬制到羊肉内,羊肉营养又美味。

后来,嘎查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当秋后明月当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后来发展到打平伙的方式去吃大铁锅炖羊肉,大家摊钱,伙吃熟羊,就锅抓肉,不拘小节的吃法,正是黄土高原的风格。它既象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又类似与此地毗连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恐怕这些正是“打平伙”这一习俗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晋西北有,而且在山、陕、内蒙交界的广大地区也有这种习俗。

不管那慕达铁锅炖羊肉还是,打平伙的方式去炖羊肉,基本都是以大锅炖整只羊肉为主,从历史上流传下来这么就,人们世世代代以各种方式延续着,说明大铁锅炖羊肉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这种炖肉方式独特的味道是分离不开的。因此,鄂尔多斯现如今每年都举行那达慕的时候,都会有这一道靓丽的美食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