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风俗有哪些

成都的风俗丰富多彩,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风俗:
1. 走人户
走人户是流行于四川各地的一种风俗,特别是在成都地区。每逢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喜庆场合,人们都会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走人户时,通常会带上猪蹄、珍贵的礼物(如好酒)等,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服前往。主家则会割肉买酒,热情款待来访的亲友。
2. 吃坝坝宴
吃坝坝宴是成都人在遇到喜事或丧事时的一种传统习俗。办喜事或丧事的人家会在场院坝子里摆上几天流水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聚餐。受邀者会带上伴礼,去吃上一顿。由于这种宴会通常在露天的场坝里进行,因此被称为吃坝坝宴。
3. 春倌说春
春倌说春是一种传统的汉族社会习俗,主要发生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通过演唱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祝福和吉祥的信息。说春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春倌,以作报酬。
4. 送节礼
送节礼是成都人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期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会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同时,亲朋好友之间也会在这些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这一习俗至今仍然流行,不过所送的礼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
5. 办出师酒
办出师酒是成都地区的一种传统风俗,适用于技师学艺满三年后的情况。如果徒弟所学技术已过关,并得到师傅的同意,便可出师。出师当天,徒弟要大办出师酒,邀请行内有名气的人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同时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
6. 婚嫁习俗
在成都,结婚前一般会有两次正式的会面。第一次是定亲,男方需为女方准备讨彩头的见面礼;第二次是“要人”,男方要买十个十斤的礼物去女方家拜访,以确定婚期及婚礼规模。成都的结婚传统习俗还包括传袋、撒谷豆、掀盖头、金盆洗手并祈福、交换信物、拜堂、合酒、花好月圆(切蛋糕)、结发和抛绣球等仪式。
7. 特色节日
成都是一座休闲的城市,有许多特有的节日和活动。例如,正月十五的成都灯会汇聚民间曲艺、杂技、杂技表演以及各种风味小吃,每届灯会吸引的游客都在百万人次以上。成都花会始于唐宋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在青羊宫举行。武侯大庙会则是成都传统新年中不可或缺的庙会,年初一的游喜神放、三国主题灯会和美食是其亮点。
8. 饮食文化
成都的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无论是富豪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爱吃。成都被誉为“小吃之都”,各色小吃更能体现浓郁的地方风情与生活真味。著名的成都小吃包括陈麻婆豆腐、二姐兔丁、钟水饺、韩包子、赖汤圆和川北凉粉等。
9. 蜀绣与蜀锦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多种刺绣的总称,与湘绣、苏绣、粤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蜀绣具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的特点。蜀锦则是成都地区的另一种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精细的织纹、繁华的图案、典雅的配色而著称。2006年,蜀绣和蜀锦的技艺均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这种工艺品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瓷胎竹编产品如工艺小花瓶和功夫茶具等,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2008年,瓷胎竹编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11. 糖画
成都糖画是一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流传于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糖画艺人将糖画与川剧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富有戏剧情节的作品。2008年,糖画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