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蜀氏遇晋饥原文及解释

蜀氏遇晋饥原文及解释

蜀氏遇晋饥原文及解释

「蜀氏遇晋饥」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言,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的记载。原文为:“蜀人遇晋之饥,其大夫欲食之,曰:‘君子不食前人之糟,不喝前人之汁。’”

这句话的“蜀氏”指的是蜀国的人,而“晋”则指的是晋国。故事讲述了在古代,蜀国人民遭逢饥荒,晋国的官员前来帮助他们脱困,但是蜀国的大夫拒绝了晋国的救济,认为君子不该食用别人已经吃过的残羹剩饭。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古代,尊重前人,不去侵犯前人的攻击、财物、资源,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现代社会,这个典故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个有涵养的人,不能抓住别人的弱点、排挤别人等不道德行为来获取短暂的利益。

总之,“蜀氏遇晋饥”的寓意是要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要尊重前人的规则和道德准则,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