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先王与法后王”是儒家内部的不同派别提出的政治主张。
“先王”指上古帝王尧、舜、禹、汤等。这些先王的德政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如尧禅让、舜选贤能、大禹治水、商汤伐桀等。
孔子、孟子、荀子等大儒对这些古代圣君都抱有深邃的敬意,或言传身教,对弟子谆谆教诲;或“言必称尧舜”;荀子则将“法先王”概括为儒家的基本路线。
汉代之后,儒学被尊为正统,“法先王”随之成为历代王朝尊奉的金科玉律,国家大事都要从“先王”处找寻到依据。
与“法先王”相对的是“法后王”,“法后王”由荀子提出,指取法今王。荀子认为:古今一也,先王的礼乐制度代代相传,后王(即当今之王)之法,实际上就是古代圣王之迹。“法后王”即“法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