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淮安精神是什么

淮安精神是什么

淮安精神是什么

团结、创新、实干、自强

团结、创新、实干、自强——“淮安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凝聚,更是淮安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新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

淮安是革命老区,又是经济次发达地区。淮安如何加快发展步伐、早日振兴腾飞,关键在于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经全市人民广泛讨论,在2001年召开的淮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丁解民提出了掷地有声的“淮安精神”。

“团结”就是要统一意志,齐心合力。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有了这“三力”,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经济不够发达,社会进步缓慢,往往贻误于人的思想不统一,难以拧成一股绳。“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团结,作为“淮安精神”的第一要素,要求每一位干部和群众都时时处处视团结为生命,以和谐为己任,求稳定为大局。

“创新”就是要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淮安,最迫切、最重要的是要在创新中开辟跨越发展的新途径。推进创新,就要打破思想禁锢,打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做敢当;就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就要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实干”就是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实干”是淮安人特有的精神风貌,更是实践“淮安精神”的关键所在。经济次发达的淮安,要加快发展,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真抓实干。“实干”,首先要实,关键在干。实,就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干,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敢试敢干,干群一起干。要把干部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凝聚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自强”就是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是淮安人的美好品德和精神支柱。多年来,淮安人靠自强精神告别了贫穷落后,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淮安的征程中,我们仍须大力发扬自强精神。自强才能自立,自强才能跨越,自强才能胜利。自强需要坚韧和勇气,需要毅力和志气,在任何时候都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永不停息地朝着既定目标奋进,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