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儒家最高的称呼

儒家最高的称呼

儒家最高的称呼

开创儒家学派的孔子应该得到最高称呼,他也确实被后世尊为“孔圣人”,并称他是“万世师表”。作为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也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请看后世都给了他什么称谓:

西汉末年,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东汉时,永元四年(公元92年),汉和帝追封孔子为“褒尊侯”。

北魏时,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追封孔子为“文圣尼父”。

北周时,大象二年(580年),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隋朝时,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追封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朝时,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封孔子为“先圣”。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又追封孔子为“宣父”。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追封孔子为“太师”。

天绶元年(690年),女皇帝武则天尊孔子为“隆道公”。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宋朝时,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四年后,宋真宗又改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西夏人庆三年(1146年),夏仁宗直接封孔子为“文宣帝”。

元朝时,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时,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改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朝时,顺治二年(1645年),确定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后世民间对孔子的评价最普遍、最高的称谓却是“素王”。自古就有“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说法。

当代哲学大师冯友兰(1895-1990)先生曾指出,孔子著书立说是开王者之道,行王者之事,具王者之风,无王者之称,所以也将其尊为“素王”。

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也称孔子是“无冕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