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修己安人”是什么意思

“修己安人”是什么意思

“修己安人”是什么意思

这是千古以来引发无数曲解的一章。

子路问君子孔子回答第一层是“修己以敬”,第二层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人,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所“安”之人是还没有成就的小人,该如何“安”小人?就是本章讨论的。

小人在后世带有贬义,但在《论语》中,任何人在还没有成就君子之前,都是小人;说句更严重的话,如果严格按照孔子的“小人”标准,现在社会大部分人,连“小人”的标准都达不到。别不服气,请问孔子所说的“硁硁然小人哉”的标准:“言必信,行必果

[13.20]

”,有多少人达到了?“小人”,朱熹解释为“仆隶下人”,钱穆和不少现代的注释者都从之——孔子之学被宋儒败坏,由此可见一斑。

本章通常的断句: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是有问题,内容的理解历来更是有无数分歧,例如“女子”,杨伯峻作现代文意义下的“女子”,钱穆解为“家里的妾侍”,如此解释,连累孔子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被扣上“轻视妇女”的帽子。

千百年来,种种纷争附会,都是由于没有对《论语》一以贯之,而随心所欲、妄为而成。比如,本章“女”,通“汝”。

一个明显的事实:《论语》中,几乎所有的“女”,都作如此通假。“女子”就是“汝子”,指你们这些学生。

“唯”,句首发语词,起强调作用。

“与”,亲近、结交。“与小人”,就是亲近、结交小人。为什么要亲近结交小人?所有的君子、乃至圣人,都由小人而来;小人是没有成就的君子、圣人,因而有成就君子、圣人的潜能。后来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论断,正是由此而来。“唯女子与小人”,你们这些学生小子啊,与小人亲近、结交——显然,如果到此为止,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

与小人的亲近、结交,要注意什么呢?有两个需要实践的内容:难、养。“为”,不是“是”,而是做、干、实践的意思。“难”,通“戁”,敬也。为什么结交小人要以“敬”?

首先,我们来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提供的一个相当有趣的对照:

小人之事君子也,恶之不敢远,好之不敢近,敬以待命。

这是从小人的角度出发,如何与君子相处,做一个合格的“小人”的标准。正如我们上面说的“修己以敬”,是小人的发心立志,修学君子之道的开始。更早时候的“侍于君子有三愆”也是讨论小人如何侍奉君子的。

而教学相长,教与学,两者本来是互动的活动,而“敬”是联系二者的纽带。本章从君子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与小人相处,仍是以“敬”。如果问:“为什么君子对小人也要以敬呢?”这就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与人之间,无论君子、小人,等无差别;“君子”、“小人”的名称,不过是一种名言标记,非“不朽”的牌坊。君子以“礼”造就,“礼”的核心“敬”像血液一样流淌,温润着身心。

若是君子生轻视小人之心,以为自己高高在上,是为大我慢,则不敬,不敬则非君子矣。

与小人亲近、结交,并不是仅仅心敬,对小人有足够的尊敬就可以。另外一个要求是,“养”,供养、奉养、养育也,引申为对身心的培养,滋养,教养;《礼记·文王世子》有:“立太傅、少傅以养之”,郑玄注:“养者,教也。”孔子称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其一就是“养民也惠”,养民首先要善待民众,不但要留意、关注民众的物质生活,也要关注民众的精神生活,在各个方面影响、帮助小人。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们这些学生小子啊,与小人亲近、结交,要践行以敬之心善待小人以及培育、滋养小人的身心。

“与小人”这个过程,除了“难、养”两个大原则外,还必须注意在实行时候尺度的拿捏:不可过亲近也不可过于疏远。人与人之间,最难调试的就是“距离”,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同时互相谅解。非但君子结交小人如此,前面所引《左传》的“[君子]恶之(‘之’指小人)不敢远,好之不敢近”的小人的标准也是如此。

“孙”,通“逊”,谦逊,谦让。“怨”,怨曲。这就是为什么君子、小人的标准都有“敬”。所谓“为礼以敬”,以敬,对反映当下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礼”有透彻的理解,才有可能找到这个最合适的距离。

节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