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小立东风谁共语
小立东风谁共语,碧尽行云,依约兰皋暮t t[出自]:刘仙伦《蝶恋花》 t(生卒年不详),字叔拟,号招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同郡刘过齐名,时称“庐陵二刘”。布衣终生。有《招山小集》,不传。今人赵万里辑有《招山乐章》一卷,录存其词三十一首。 t t[原文]: t小立东风谁共语,碧尽行云,依约兰皋暮。谁问离怀知几许,一溪流水和烟雨。 t媚荡杨花无著处,才伴春来,忙底随春去。只恐游蜂粘得住,斜阳芳草江头路。t[注释]: t兰皋:长有兰草之岸。皋,岸。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t媚荡杨花无著处:指娇美的杨花没有停留的时候。媚荡,指娇媚,轻浮。t[译文]: t在东风中片刻伫立谁会与我话语?抬头望碧空清澈行云万里,远处暮色渐浓,隐约可见兰草布满在沼泽地。问我满怀思念有几许?恰似那长流不断的溪水和那茫茫无际的烟雨。妩媚放荡的杨花随风漂泊无定居,它才随着春天来到这里,为何又要匆匆伴着春天离去。只愿那飞舞的蜂蝶能粘住几片花絮,从而能为我留住一些春意,每日盼望着你的身影出现,可眼前只见夕阳下的江边路上依旧芳草萋萋。 tt[赏析]: t这又是一首代思妇抒写怀人念远之情的词。词以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格结构成篇。上片写傍晚时分,女子伫立水边盼望离人归来的情景,其中“一溪流水和烟雨”已经饱含感情,是融情于景的佳句。下片借眼前两个景物的某种象征性来写情:先借谴责杨花的轻薄和飘荡不定,来表达对离人的怨恨;后寄希望于飞舞的蜂蝶,想请它们“粘”住春天,也就是留住自己的心上人。全篇不但情景逼真,而且人物心理描写细致,比喻象征也很生动。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