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该句典出自哪里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该句典出自哪里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该句典出自哪里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解释“诸己”、“诸人”,需要从孔子的另一句话说起。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其中的“诸”,是“之于”的合读,相当于: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意思是:“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那么,这句话就是这样的:君子有之于己而后求人,无之于己而后非之于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之于人者,未之有也。

藏:隐藏、掩饰。

恕:宽容仁爱。以己量人谓之恕。

有诸己:有之于己。有,存在;自身已经先有。

非诸人:非之于人。非,责怪。

这段话的意思是:

自己先做到的而后再要求别人去做,不该做的自己先不做而后再要求别人不做。自身存有不能以己量人的心、而能够说服别人的人,是不存在的。

朗读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