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清源山景色的顺序是

清源山景色的顺序是

清源山景色的顺序是

清源山的景色顺序:

老君

老君岩又称羽仙岩,位于清源山右峰罗山武山下,以岩刻巨型老君造像而得名。老君名李耳,字老聃,是道教始祖,被尊称为“老子”。

据史书记载,老君岩早在西晋时期就有道教寺观出现,到北宋年间,在罗山脚下建造了北斗殿,武山脚下建造了真君殿,两山之间有元元洞,建筑规模都较恢宏,老君雕像也完成于此时。以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寺观因年久失修而坍圮,今已无存,而老君造像仍保留完好,成为我国古代古雕艺术中的瑰宝。 罗山、武山虽海拔不高,但林木葱翠,风景宜人,加上巨型的老君造像,人们以一睹为快,当地民谚有“摸到老君鼻,寿高一百二”,故游清源山者无不到此一游。

南台岩

从弥陀岩循“寻佛径”古道可直上山顶南台岩,这是清源山右峰的最高处,因其位于中峰之南,故名。山坡上遍植杜鹃,每逢春夏之交,山花烂漫,满山幽香。南台岩系一巨岩,巍然耸立,前是悬崖,后是峭壁,岩台上建有寺庙,如临空中。峭壁上刻有“空中楼阁”四个大家。终年云雾缭绕,仰望峰顶高出云端,悄如仙境。据史载,南台岩自唐代以来就逐渐成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胜地,当时岩台顶上建有儒教的魁星阁、佛教的大雄宝殿和道教的三清宫,每年三教信徒来此攀高朝拜者甚众。至宋后逐渐衰落,寺庙亦因年久失修而遭坍废。现有佛寺一座,比较简朴,建于明代。但山势雄峻,气象万千。登高远望,天高云低,河山壮丽,视野开阔,俯视泉城内外,屋宇连片,新楼叠起,阡陌纵横,绿装盖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晴空万里,晚霞满天,红透山河,风光更加绮丽,“南台夕照”是清源山的一大胜景。

清源洞

清源洞位于清源山中峰的顶端,又名纯阳洞,因地处清源绝顶,傲视诸峰,历来成为爱好登高览胜的旅游者攀登之地。上清源洞古代有两条道路,一条从正山门经千手岩、弥陀岩循“寻佛径”至南台岩,再沿着山路直上中峰;另一条从左峰山腰碧霄岩沿“清源古道”攀登。现在已筑有盘山公路(名齐云山路)可从泉州市区坐汽车直达山顶。但大多数年轻体健者仍愿循登山古道一步步攀登,虽然道路艰险,可游山赏景情趣无穷。 从碧霄岩上沿途有“小憩亭”、“五云深处”、“小云关”、“紫泽宫遗址”、“练胆石”、“虎乳泉”、“白龙井”等许多名胜古迹。 虎乳泉千手岩 弥陀岩 瑞像岩碧霄岩 南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