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胞衣之地与故乡的区别

胞衣之地与故乡的区别

胞衣之地与故乡的区别

客家人习惯上把出生地叫作“胞衣迹”。“胞衣迹”?为什么不叫“故乡”而叫“胞衣迹”呢?原因并不复杂,客家人是一个流动的民系,真正的故乡在中原,失去了故乡的人哪里还有故乡?客家者,处处为客处处为家。

客家人虽然对“胞衣迹”情深意笃,但只要有可能,不管路途有多远,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离开“胞衣迹”。客家男人多以厮守家园为耻,以出门在外闯荡天下为荣。客家的血缘是流浪的血缘,在不断的迁徙中继续迁徙,在不断的流浪中继续流浪。

人越是在外边,心却跟“胞衣迹”贴得更近。远方的游子,永远都不会忘记围龙屋,四角楼里的故事,梦中常常是“胞衣迹”的山水田庄,耳际常常回响着“胞衣迹”的山歌乡音,眼前常常浮现出“胞衣迹”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

胞衣地,这里有祖宗的坟茔,虽然只是一堆黄土,却埋着祖宗的期盼,与自己血脉相系相连。这山水,这故地,这清江,都脉息相系,感情相通,魂梦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