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的其他称呼
形声字。秦汉以来,多写作简式,其演变分为两途:一按古文字结构形体,“五”所从两斜笔交叉;一隶变为一斜笔与一横折交叉,为后世楷书所本。“吾”的本义就是“我”,自己的意思,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论语·学而》中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说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
西周金文中“吾”多用来表“御”,即捍御、抵御义。如毛公鼎铭文:“以乃族干(捍)吾(御)王身。”此义也见用于传世文献,如《墨子·公孟》:“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
西周金文中,“吾”也用为人名,但没有确切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的用例。《论语》及其以后的著作中,“吾”作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才逐渐多起来。“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是这个字的基本意义,这个字在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后来被“我”所取代,“吾”只是作为文言词汇被保留在了文献书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