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指放到什么地方都不会错,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典故出自《礼记》第二十四篇“祭义”。
《礼记.祭义》中记载曾子说道:“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