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谟注释译文
【注释】
大禹谟:大禹,舜的臣子,治理洪水,建立了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谟,谋。本篇首段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所以叫《大禹谟》。这是梅氏伪古方尚书之一。
1、曰若:发语词。《尧典》作粤若,《周书》作越若,意义相同。
2、文命:大禹名。
3、敷:治理。
4、乂:治理。
5、黎民:众民。敏:勉,勉力。
6、俞:对。
7、益:伯益,舜的大臣。
8、都:叹词。
9、广运:广远。
1、0、乃:如此。
1、1、奄:同,尽。
1、2、惠迪:惠,顺;迪,道。
1、3、虞:误,失误。
1、4、志:念虑。熙:广。
1、5、咈:违背。
1、6、于:叹词。
1、7、和:相安,和谐。
1、8、九功:九事。水火金木土谷,叫六府;正德、利用、厚生,叫三事。合称九功。
1、9、九叙:《孔传》:“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序。”
2、0、董:督。
2、1、地平天成:《孔传》:“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
2、2、六府三事:见注18。
以上第一段,记叙大禹与伯益在帝舜之前讨论政事。【译文】
稽考古事。大禹名叫文命,他对四海进行治理之后,又敬慎地辅助帝舜。他说:“君主能够克服做君主的艰难,臣下能够克服做臣下艰难,政事就能治理,众民就能勉力于德行了。”
舜帝说:“对!确实是这样,善言无所隐匿,朝廷之外没有遗弃的贤人,万国之民就都安宁了。政事同众人研究,舍弃私见以依从众人,不虐待无故的人,不放弃困穷的事,只有尧帝能够这样。”
伯益说:“啊!尧德广远,这样圣明而神妙,既勇猛刚劲,又典雅柔和;于是上天顾念,使他尽有四海之内,而做天下的君主。”
禹说:“依道行吉,逆道则凶,就如同影随着形体,和响随着声音一样。”
伯益说:“啊!要戒慎呀!警戒不要失误,不要放弃法度,不要优游于逸豫,不要放恣于安乐。任用贤人不要怀疑,罢去邪人不要犹豫。可疑之谋不要实 行,各种思虑应当广阔。不要违背治道来取得百姓的称赞,不要违背百姓来顺从自己的私心。对这些不要懈怠,不要荒忽,四方各民族的首领就会来朝见天子了。”
禹说:“啊!帝要深念呀!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水、火、金、木、土、谷六种生活资料应当建立,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目的在使天下和谐,这九件事应当理顺,九件事理顺了应当歌颂。要用善言规劝臣民以警戒犯错,用威罚监督臣民,用九歌勉励臣民,使政事不会败坏。”
舜帝说:“对!水土平治,万物成长,六府和三事真实办好了,是万世永利的事业,这是您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