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不鬻名词解释
田里不鬻一词记载于《礼记·王制》中。
田里不鬻意思是,土地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全国的土地只能由周王来分封、赏赐、授予或收回。
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和士,这种授受关系形成了西周的等级阶梯。
土地所有权名义上属于周天子,诸侯封地不允许交换或让渡,各级贵族对受封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收租),可以把这些领地分配给农民(自由民、国人,非奴隶)耕种,但须向周王和上级贵族缴纳贡赋。
因为资料匮乏,尚无法确定井田制是否是商周时期全国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不过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方正整齐的象形\"田\"字。
孟子在《滕文公上》中记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实是对西周旧制的理想化,也是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理想。
可以从侧面反映商周时期在一定范围内执行过井田制,推测应为王室直接控制的京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