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原文:“赋得长杨不值钱,却来京口看莺迁。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纨。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说是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因十次考进士,没考上,改名为隐。后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多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一些作品流传于民间。
谒(yè),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
此句意思是:“仍然像一个经常喝醉的少年一样,喜好四处去拜访(暗指去京城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