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乃,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焉”字常见于文言文。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有于是、于之的意思,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的意思。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出自《齐桓晋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