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望黄洋兴叹出自哪

望黄洋兴叹出自哪

望黄洋兴叹出自哪

望洋兴叹(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

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也作:望洋而叹

褒贬色彩:含感叹意

结构:兼语

释义:

基本:望洋:又作望羊、望阳,抬起头向上看的样子;兴:发出。仰望见海神而发出感叹。

古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今义: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例句:

即使有了天文望远镜,对于宇宙星体奥秘的研究,学者们仍然不时望洋兴叹。

这件衣服虽然漂亮,但价格实在超出预算太多,我只能对着它望洋兴叹。

出处: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引证:

《岱岳》《岳阳》真能笼乾坤万里于一咏之内,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元 · 刘壎 · 《隐居通议·诗歌五》

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糊涂世界·卷六》

《顺天时报》载北京辟才相同女附中主任欧阳晓澜女士不许剪发之女生报考,至此等人多有望洋兴叹之感慨云云。

鲁迅 · 《而已集·忧天乳》

从寝室打开门走出去,面前就是一个水荡,我的病腿无法一步跨过去,只好“望洋兴叹”了。

巴金 · 《随想录》一百零六

近义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力所不及、仰天长叹、徒呼负负

反义词:唾手可得、目空一切、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