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雾怎么念
说到“赊雾”怎么念,简单概括就是一声“shē”,二声“wù”,合起来念“shē wù”,意思是指雾气。不过,雾气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天气现象,它在中华文化中可是有不少“粉丝”呢!
有人可能会问:“雾有什么好写的?”其实,雾就像是大自然的“遮羞布”,虽然让人看不清远方,但也正是这种朦胧感,让世界有了诗意。比如,宋代的秦观就写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让人心神荡漾。再比如,沈从文笔下的“银粉色的朝雾”,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
不过,话说回来,雾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你可知道,雾还能“养”人?《管子》里就提到“风、雾、雹、霜,一害也”,意思是说这些自然现象都可能对农耕有影响。看来,古人早就意识到雾的“双刃剑”作用了!所以,下次遇到大雾天,不妨多想想,或许能发现更多有趣的小知识!
念:shē wù
雾气。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点,悬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能使视野模糊不清。
风、雾、雹、霜,一害也。
《管子·度地》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
南朝 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宋·秦观·《踏莎行》词
有些银粉色的朝雾,流动在沿海山上与大海水面上。
沈从文·《如苏》
云气。
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
《庄子·大宗师》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注
《楚辞·远游》
阳灵停曜于其表,阴祇蒙雾于其里。注
《文选·左思〈魏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