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卿世禄制度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点
世卿世禄制度体现了道德教育特点。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的目的在治同平天下,伦理道德是以政治为目的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在服务于政治。在儒家思想的推动下,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教育的发展,而且将培养人才制度和任人取士的制度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都纳入到“学而优则仕”的轨道,以满足庞大的国家机构的人才需要
学校与科目的结合日益紧密。唐朝的生徒已成为考生的一大来源。北宋末年一度废科举,完全采用学校考试来录用官员。经过金元至明清,学校与科目完全合一,要参加科举必须首先入学读书。这样,教育培训与考试、录用、任官,就完全一体化了。
三、诸科向进士一科集中的趋势。帝制前期偏重分科取人,而明清不分科取人,士人基本上只考进士一科。这个变化的意义,首先是能简化制度。进而还能带来一个社会效益:更便于保障公平竞争,维系社会流动。历史后期文教繁荣,人才的供应已不成问题。此时的科举几乎变成了一个全体士人参加的社会流动游戏。各地各阶层的士人按同一套游戏规则,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沿同一条跑道公平竞争,以期“知识改变命运”,实现向上流动,进入统治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