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弟子有哪些辩论
孔子与徒弟颜回的争辩。
孔子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归结就是一句话,你去的话,你就死定了!哟?还不服气?那轮到你说,看看你有什麽凭仗?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颜回说:“我端正我的言行,但又虚怀若谷,虚心听别人的意见(不乱说别人的不是);做事勤勉,而且专心致志。这样可以吗?”
这个答案挺不错,颜回也许也觉得自己回答得很漂亮。我言行端正,别人就不能找到我的茬;我虚心待人,就不会招人嫉妒;我努力专注,就一定事业有成。好答案!但问题是,你能做到吗?广东人有句俗话,叫:“讲多无谓,食多会滞”。
孔子听完颜回的回答,随后就说了段话,基本上就说了这麽个意思,觉得颜回的德行修养还远远达不到他自己所说的境界,因此,没有用。
颜回还不死心,跟他老师孔子说:“「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讁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不为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