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传播方式有哪些
一、直击雷。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二、防护措施。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三、感应雷。
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四、基本简介。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雷电感应引起的电磁能量若不及时泄入地下,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或造成触电事故。
五、防雷方式。
防直击雷主要是通过 接闪器(避雷针) 引下线(用来将雷电流写放入地) 接地装置(使雷电流能量尽快的入地)。
防感应雷主要是通过屏蔽(比如说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钢筋形成一个法拉第笼)。 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来实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钢筋, 既是防直击雷用的引下线, 同时又起到防感应雷的屏蔽作用。
一个建筑物,假设无防直击雷措施,只有防感应雷措施, 没有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就没事 ,他可以防止感应雷损坏建筑物内设施设备; 但是, 一旦有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那建筑物内的电子电气设备就非常有可能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