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地层年代顺序

地层年代顺序

地层年代顺序

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其中时间表述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带。

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年龄的先后顺序。

(1)地层层序律

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us Steno,1638年1月11日-1686年11月25日)发现:

①叠置原理:下老上新。

②原始水平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

③原始侧向连续原理,沿水平方向逐渐消失或过度到其他成分。

说明:①据公理性质,不证自明;

②只能用于同一地方;

③对沉积岩而言。

(2)切割律

新的侵入岩切割老的侵入岩。

(3)生物层序律

威廉·史密斯(WilliamSmith,1769年3月23日-1839年8月28日)(被称为英国地质学之父,机械师之子,但8岁丧父,由其叔叔(farmer-geometry)抚养长大),建立了英国C-K的地层层序,编制了《英国和威尔士新地质图册》(1819~1824)【Geological map of England and Wales, with part of Scotland(Scale:5英里/英寸)】。

①地层越老,所含生物越简单,反之亦然。

②不同时代的地层有不同的化石组合。

化石-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例如动、植物的骨、牙、根、茎、叶等,动物的足迹、粪便、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