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桩不处理会怎么样
①导管埋设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长时间的灌注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较大,继续灌注的混凝土冲破表面逐渐上升,直至将表层包裹覆盖形成桩身夹泥或断桩。
②在灌注期间,导管猛地向上提升造成卡管,此时多通过抖动导管的方式来促使混凝土下降,导管埋深变浅,但并未提离混凝土表面,致使泥浆混入,出现桩身夹泥的现象。如果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太大,就会导致断桩。
③灌注过程中,由于卡管或漏水问题而必须拔出导管进行处理,这也是断桩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④因前期测深不准,灌注时将沉积于混凝土面上的浓泥浆中的泥块误认为是混凝土,致使观测到的混凝土高于混凝土实际高度,致使提升导管时导管因埋深较浅而出现断桩。另外,拆卸导管时若尺度把握不准,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
⑤灌注过程中现场突然停电,或因暴雨天气、机械故障必须中断灌注,且中途长时间停顿,必须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导致断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