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含水层指的是什么

含水层指的是什么

含水层,就是地球这位老兄为我们准备的“地下水库”。这水库不是在地面上,而是隐藏在地下的岩石缝隙里。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岩石缝里也能储水?是不是只有沙子或卵石这些颗粒大的岩石才能存水?”其实不然,像粘土、页岩这样的“紧绷绷”岩层,虽然看起来像不透水的“紧身衣”,但它们的空隙太细小,里面的水就像被胶水粘住一样,出不来。所以,这些岩层就成了地下水的“守门人”,称为隔水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隔水层,为什么地下水还能“流动”呢?其实,隔水层和含水层就像是地质界的“冤家对头”,但又相互依存。有时候,隔水层会因为地壳运动出现裂缝,成为含水层的一部分。这就好比我们平时用的海绵,虽然大部分地方吸水,但如果海绵被撕裂了,水就更容易流出来。

想深入理解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关系,不妨想象自己在打井。如果你打到含水层,水就会源源不断流出来;但如果打到隔水层,水就会被“堵”在下面,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水还能用吗?”答案是可以,但需要更大的钻井设备和更复杂的抽水系统。这也告诉我们: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关系,就像水和堤坝,堤坝的存在让水更有价值,而含水层的存在让水更有保障。

含水层指的是什么

地下水的储存空间是岩石的空隙,它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隙三类。自然界中的岩石都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空隙,都有一定的含水能力。但是,所谓含水层是指储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下,能流出水来的岩石,由于这种含水的岩石大多呈层状,所以叫做含水层,如砂层、砂卵石层等等。有些岩层虽然含水但几乎不透水或透水很弱,称为隔水层,如粘土、页岩等。实际上,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界线,它们的划分是相对的。隔水层通常可分两种:一种是致密岩石,其中没有空隙,既不含水,也不透水;另一种是孔隙度很大,但孔隙直径很小,孔隙中存在的水绝大部分是结合水,在常压下不能靠重力自由流出,因此也不能透水。

含水层:岩层按其渗透性可分为透水层与不透水层。饱和地下水的透水层是含水层。即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是地下水贮存和运动的场所。

隔水层:指的就是几乎不透水或透水性很低的岩层,一般指渗透系数小于0.001m d-1的岩层,又叫不透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