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冲,而用之而不盈”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冲,而用之而不盈”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一个著名章节——“道冲,而用之而不盈”。这句话看似深奥难懂,但通过幽默风趣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首先,我们来看看“道冲,而用之而不盈”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规律,“冲”指的是虚空、空虚,而“盈”则意味着满溢、充实。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道是空虚的,但它运用起来却永远不会满盈。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解释这个观点。想象一下,水是永远不会满溢的,无论你往杯子里倒多少水,只要没有出口,水就会一直继续流入。这就像我们的“道”,它本身是空虚的,但它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

再比如,我们常说“天道酬勤”,这意味着努力工作会得到回报,就像“道”永远在给予、在付出,永远不会停止。这就是“用之而不盈”的含义。

但是,为什么“道”要空虚呢?这里就涉及到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解释。这些词的意思是,道要隐藏自己的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与尘埃同色。这种低调的态度使得道能够与万物和谐共生,不会因为过于显眼而引起冲突。

整体而言,老子的“道冲,而用之而不盈”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成功不是因为追求物质的满盈,而是通过无私的奉献和低调的姿态来实现。这就像我们的“道”,它在无形中支持着一切,却从不自满自溢。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道冲,而用之而不盈”的哲学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体会!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冲,而用之而不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体虚寂而无为,他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边涯莫测,就像一个没有限量的容器,怎么装也装不满。道体幽深而广大,你会隐约觉得他就是宇宙万物、万千现象的本源。

本是锋芒毕露,却如此掩饰而含藏;

他本是盛大缤纷,却如此消融而柔弱;

他本是光照寰宇,却如此幽隐而不显;

他本是唯我独尊,却如此卑微而同尘。

他是如此的清明澄澈啊!但又好像有某种东西存在。

我是不能明了道到底是从哪里而来的了,但天地诞生之前他就已经存在于那里了,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过!

道本没有我和执著,他默默地自然运化,涵盖乾坤,包罗万象、气象万千。上至浩瀚宇宙星河,下至河中一粒泥沙,他在群山之间,他在广袤的平原,他在春夏秋冬,他在晨间与夜晚,他在花开花落,他在叶绿叶黄,他在繁华的都市,他在宁静的乡村,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常百姓,飞禽走兽不能离,河虾海鱼不能没。道遍一切处,道遍一切时。如何用得尽!如何充得满!“用”从运化之万物的角度而论,“满”从道体自身无垠而宣。追本溯源,尽管道体渊玄,怎不能窥道一斑!渊兮,似万物之宗。

宇宙万象皆因其而有,锋芒何曾隐而不显,只是吾人看不见;气象万千皆因其而存,盛大何曾秘而不宣,只是吾人近视眼;他光照寰宇,何存光明一丁点,只因吾人智慧尚未开显;他唯我独尊,何曾卑微何曾低贱,只因吾人尚被愚痴梦缠。

道,是如此的广大清幽,没有污染。他又何曾有清净,只是勉强名之曰净。虽然如此澄澈,但似乎又是存在的。故,湛兮,似或存。何故用“似”?圣人周全,生怕又生出执著道的事端。

道是一切的根源,可还有祖先?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文 / 一朵菩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