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
孔子在齐国闻《韶》(舜时乐曲名)后,入迷的三个月不知肉味。他说到想不到会有这样好的音乐。后以“闻韶忘味”比喻对某一方面入迷。
《史记·孔子世家》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韶即舜乐,孔子于音乐,有深嗜、有素养,能在韶乐中移情,三月不知肉味,是韶乐婴儿般的天真圣洁感染了孔子。因而《论语》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