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全文词类活用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知识点如下:
一、古今义
原意为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出处是一样的,只是经过简化了。
意思有了些延伸: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二、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知\'通\'智\'
道之斯行 \'道\'通\'导\'
夫子矢之曰\'矢\'通\'誓\'
毋吾以也 \'以\'通\'已\'
鼓瑟希\'希\'通\'稀\'
莫春者\'莫\'通\'暮\'
三、课文内容讨论:
①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总结: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②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自己的言行是光明磊落的,不隐瞒、不背道,愿意让天来评价衡量自己
③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总结:孔子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反复的话语表达了对弟子的一片真情。
④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总结: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