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什么而什么
这是孔子对表里不一之人的描述,出自《论语雍也》。
注释:
狂,狂妄。直,爽直;此处不宜释作正直。侗,音同,幼稚无知。愿,谨慎老实。悾,音空,悾悾为无能义;《古汉语大词典》等现代辞书均释悾悾为诚恳貌,似不妥,文中三句开头狂、侗、悾悾都应是负面意思。信,诚实。而,连词,相当于又。
分析:
狂妄的人多爽直,狂妄是其病,爽直是其值得肯定之处,“狂而不直”则一无可取。幼稚的人多谨慎,幼稚是其病,谨慎是其值得肯定之处,“侗而不愿”则一无可取。无能的人多诚实,无能是其病,诚实是其值得肯定之处,“悾悾而不信”则一无可取。本来,人都是优缺点、长短处并存,他人可用两分法客观地分析和对待。然而,世间却偏有满身毛病、找不出其优点和长处的人,他人很难理解,自然也就无法主动去接近。朱熹就认为“吾不知之矣”之叹,是“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