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亭结义是哪几个
红花亭结义发生在雍正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由陈近南主香,在红花亭同盟结义,以先来者为兄,后来者为弟。当时从各方来会者,有福建的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等,广东的吴天佑,吴廷贵,洪太岁等,江西的黄昌成,钟玉英以及明朝的遗臣志士。其中有个朱洪竹,据说是明祟祯帝的孙子,大家都以为他是明代正统,拥戴他为盟主,并以“洪”字为结盟之姓,把洪字拆成“三八二十一”,作为会中暗号。以“红花亭”为兄弟出身之地,“结盟日”为兄弟诞生之日,这次集会称为“洪家大会”,洪门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汉留”组织也由此演化为洪门团体。
洪门团体形成后,进一步组织军队,由陈近南统率,派苏洪光为先锋,宝珠寺僧吴天佑等5人为中军,勇士吴天成等5人为后备,由湖北的襄阳进军,连战皆捷,但到了武昌,被清军于成龙所败,万云龙战死,朱洪竹失踪。陈近南不得已,退守襄阳,三月余不得进展,由是改变战略,分散部众,到各地自行开山立堂,以图日后发展,再行分合,临别时并以一诗作为日后相会时的证词,其诗词是“五人分开 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与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是。”
乾隆十四年,洪门在广东惠州高溪庙集商量举义,其时陈近南已逝世。由吴天佑等5人主持。其后吴等相继去世,乃进由苏洪光主持。他改名天佑洪,定其组织为“三合会”,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月为姐妹,取义是把天时,地利,人各三者合而为一。天佑洪率领三合军攻打清军,攻占不少名城,声震东南七省。后有明总兵周遇吉之侄周豪(又名玉英)率部韩龙,韩虎,李昌国等先后来归,遂以史可法之侄史鉴明为军师,女侠关玉英为女军统领,尊朱洪竹为“先皇”,声势浩大,自襄阳起兵入蜀。其时清廷蜀督王春美看到三合军势大,难于正面抵御,就设计派其心腹符四,田七向三合军诈降,天佑洪误信为真,安置符四为三合会的四排,田七为七排,充当三合军的副军师。行至重庆与清军作战时,符四,田七在三合军内为清军内应,因之三合军内外受敌,遭致大败,天佑洪作战时为流矢所伤,全军溃退白虎山,符四和田七均被拿获处死,此后洪门中禁用四,七排,就是这个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