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该是记忆不准确的问题!以前的很多做学问的大家基本上是靠年轻时背诵下来的功底进行的,像陈寅恪先生在晚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著作频出,这就是典型的例证。但是仅凭记忆难免有记错的时候,如果一时没想起来,手头又没书参考,而又不得不引用某些话语,那就只能先用自己的话替代了。
“与子相悦”和“与子成说”很大的可能是张记不准原文而用的缓兵之计,也许后来她虽然见到了原文,但是觉得自己的改编还不错,就没有去改正过来了。要不然她为什么单改“成说”为“相悦”呢?
“成说”是两个人(一男一女)海誓山盟互诉衷肠,而“相悦”只是两个人惺惺相惜剪烛西窗。
观音故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