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亲友之间长时间分别的思念之情。
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现出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仰望同一轮明月,即使相隔千里,仍能用心灵相通,有一种情感的共鸣。
接着,“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表达了身处远方的情人无法相聚,长夜漫漫,唯有为对方默默祈祷,相思之情难以言状。
最后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表现出虽然距离遥远,但心中的相思之火依然燃烧不息,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仍能感受到温暖。
整首诗总的来说,表达了身处异国他乡的人们,尤其是情侣之间,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牵挂,即使相隔千里,仍可借着月光、秋风等自然元素寄情于远方,使彼此的心灵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