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见兔顾犬意思是什么

见兔顾犬意思是什么

见兔顾犬意思是什么

见兔顾犬(拼音:jiàn tù gù qu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见兔顾犬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见兔顾犬(拼音:jiàn tù gù qu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见兔顾犬(顾:回头看)指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也比喻事情紧迫,急谋对策。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见兔顾犬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兔顾犬”。

见兔顾犬成语典故

楚国有个大臣名叫庄辛,他见国内官员耽于荒淫享乐,不理政事,就去对楚襄王说:“你心爱的臣子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等,一味荒淫享乐,奢侈浪费,不理政事,如不妥善处理,必然要遭受祸殃!”襄王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先生是老糊涂了吧,要不然就是存心造谣惑众。”庄辛仍认真地说:“我说的全是实话,不敢造谣。你如果依然宠信这几个人,那楚国就要灭亡!”

由于襄王不听劝告,庄辛便离开楚国投奔赵国去了。不出五个月,楚国果然遭到了秦国的进攻。由于楚国内部空虚,抵抗无力,很快就失去了一大片国土。楚王被追逃到城阳,这时他才认识到庄辛话的道理,于是便派人去把庄辛请回来。

庄辛回到楚国之后,襄王十分内疚地对他说:“我后悔没有听你的劝告,但现在事情已经弄成这个样子了,你看,怎么办好呢?”庄辛诚恳地回答说:“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我听俗话说,看到兔子才想到放出猎犬,还不算晚;羊跑了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迟。)他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接着说:“我听说从前商汤王、周武王只有百里宽的国土,但却建成了富强的国家;可是,夏桀王、商纣王占有整个天下,却终至亡国。现在楚国虽小,合起来依然有几千里的国土,将来还是可以强大起来的。大王啊,你要紧记这个教训:重用坏人,享乐腐化,不管国家大事,一定会造成灾难!”

襄王听了庄辛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拿出玉珪来授给庄辛,封他为阳陵君。后来襄王听从庄辛的计谋,果然收得了淮水以北的土地。

见兔顾犬成语寓意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话是庄辛在安慰楚襄王时所说的。它强调的是错过时机,遭到损失以后,尽量补救还是来得及的。无论是工作中或者生活中,人们总难免会有处理不当的事情或者出现过失,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总是懊恼、悔恨或是抱怨,那都是没有用的。积极的态度,就是赶快采取措施来补救。没有失误,当然更好;若有失误,就要亡羊补牢,尽快弥补。失误不可怕,怕就怕在听之任之,怕就怕在不亡羊补牢。所以这句名言是对人们处在失误状态下的一种鼓励,让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失误,去赶紧补救,减少损失。

见兔顾犬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见兔顾犬”指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也比喻事情紧迫,急谋对策。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运用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辽东镇》:“不然见兔顾犬,亡羊补牢,鲜克有济者。”

清·路德《蒲编堂训蒙草序》:“急取此等文授之,使之知前日之误,翻然有志于读书,见兔顾犬,犹不为迟。”

梁启超《我政府对俄政策》:“夫见兔顾犬,或未为晚,今能论及,岂不犹愈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