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穷理意思是什么
格物穷理,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qióng lǐ,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
格物穷理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格物穷理,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qióng lǐ,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
格物穷理成语出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十五:“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於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
格物穷理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偶阅近人《夜谈丛录》,见所载焚旱魃一事、狐避二事,因存记所疑,俟格物穷理者详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格物穷理,由程颐提出,朱熹继承发展,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明朝的王守仁一心想做圣贤,迷惘之余,\"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著名的\"守仁格竹\"出自这一事件,后来王守仁因政治生涯几起几落,经历了人世间的生活百态,终于发现理学中存在的局限性,由此反对朱熹的“格物穷理”,主张“吾心之良知”,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