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云霓意思是什么
大旱云霓(拼音:dà hàn yún n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大旱云霓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大旱云霓(拼音:dà hàn yún n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大旱云霓(云霓:乌云和虹霓,预示着下雨)指大旱之时,人们渴望看到下雨的征兆。形容盼望殷切,也比喻渴望解除困境。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大旱云霓成语出处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大旱云霓”。
大旱云霓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国出兵讨伐燕国,只用了五十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为此很高兴,逢人便夸耀说:“我只用了五十天就打败了燕国这个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这是天意呀!”可是不久,几个诸侯国就商议联合援救燕国,抗击齐国。
齐宣王得知几个诸侯国将联合来犯,很担忧,便向孟子请教说:“许多诸侯国要一块来攻打我,我怎么对付他们呀?”孟子回答说:“这怪你自己呀!《尚书》上说,商汤率军征伐东方,西方的百姓不高兴;他征伐南方,北方百姓不高兴。他们说:‘我们盼望商汤的军队就像久旱盼望乌云和虹霓一样等不及了,快先到这里来吧!’为什么四面八方的人都欢迎商汤呢?因为他兴的是仁义之师,目的是惩罚那些暴君,解救受苦的百姓。他就像及时而降的甘霖一样,老百姓怎么能不欢欣鼓舞呢?而你出兵燕国,攻占了燕国的城池,霸占了人家的土地,杀死他们的父兄,毁坏他们的宗庙,抢掠他们的宝物。如此暴虐无道,燕国的百姓怎能忍受下去,必然要赶走你,其他国家也会帮助燕国来讨伐齐国。因为他们对你很不放心,担心你占领燕国后,还会进攻别的国家……”
“那我该如何对待呢?齐宣王见孟子一味批评自己,赶快打断他的话,再一次问起这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孟子毫不客气地说:“办法只有一个:遣散燕国的俘虏,放他们回家;送回燕国的宝物,让燕国再立一个国君;撤回齐国军队,安抚齐国百姓,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军队便不会来讨伐你了。”
大旱云霓成语寓意
久旱之后,如果不给庄稼浇灌雨水,庄稼就会死掉。而与其在干旱的时候渴望雨水,不如未雨绸缪在下雨的时候储积“雨水”。成语告诉人们,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始终是一帆风顺,总会有曲折与风雨相伴,坎坷与逆境相随。所以,面对任何事情,人们都应当做到未雨绸缪,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不至于大旱盼云霓。
大旱云霓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大旱云霓”指大旱之时,人们渴望看到下雨的征兆。形容盼望殷切,也比喻渴望解除困境。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申人之慕夫人,虽大早云置不足喻也。”
清·沈曾植《和缶翁元日韵》:“下泉著黍思王泽,天旱云霓企说霖。”
大旱云霓成语辨析
大旱云霓—望眼欲穿
“大旱云霓”与“望眼欲穿”意义相近都有殷切盼望的意思,区别在于“大旱云霓”多用来指人们面对重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盼望上位者或领导者赶紧解决问题的心情;“望眼欲穿”多用来形容父母亲渴望孩子回家的殷切期盼或者有情人渴望爱人回家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