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鲫鱼介绍
海鲫鱼是鲈形目海鲫科海鲫属鱼类。体被较小的薄圆鳞;背鳍鳍棘部有发达的鳞鞘,向后延伸至鳍条部;鳍棘折叠时可收藏于沟内;眼亮,鳞亮,鳃亮,谓之三亮,离水不久的鲜鱼,身体挺直,不打弯。咽骨愈合,细长,有小齿。在生殖季节雄鱼的臀鳍上有明显的腺状体;鳍条延长。因从外形和吃钩情况看,都酷似淡水鲫鱼而得名。
海鲫鱼分布于日本与朝鲜、韩国等地。在中国见于黄海地区近海中下层,是小型温水性鱼类。多喜欢在泥沙质近海水草中觅食,以软体动物和水蚤等水生昆虫为食。胎生,雌鱼子宫分隔成多室,每胎产小鱼30—50尾。
海鲫鱼原本被认为是单一种的鱼,但在2007年,带有青色的种类被分类为一个亚种,带红色的种类被分类为特殊种。它是可以直接产下子鱼的卵胎生鱼类。有些地区把它当作有利顺产的鱼让孕妇食用,但也有的地区与此截然相反,以会导致难产为由禁止孕妇食用。
海鲫鱼外形特征
体被较小的薄圆鳞。背鳍鳍棘部有发达的鳞鞘,向后延伸至鳍条部;鳍棘折叠时可收藏于沟内。眼亮,鳞亮,鳃亮,谓之三亮,离水不久的鲜鱼,身体挺直,不打弯。在生殖季节雄鱼的臀鳍上有明显的腺状体;鳍条延长。下咽骨愈合,细长,有小齿。冷温性近海鱼类。体长一般160~230毫米。卵胎生,雌鱼子宫分隔成多室,每胎产小鱼30~50尾。在黄海常可捕到。
海鲫鱼生活习性
海鲫鱼和其他海水中洄游性鱼类不同,它属定居性,不洄游,一年四季中只在近海深、浅水中转移生活,一般不成群,以软体动物和水蚤一类的水生昆虫为食。
海鲫鱼分布
我国黄海地区近海中下层小型温水性鱼类。日本与朝鲜、韩国均产。
海鲫鱼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 海鲫鱼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06 千卡 |
蛋白质 | 17 g |
脂肪 | 13.7 g |
胆固醇 | 70 mg |
碳水化合物 | 3.6 g |
钠 | 16 mg |
镁 | 30 mg |
磷 | 193 mg |
钾 | 133 mg |
钙 | 69 mg |
锰 | 0.07 mg |
铁 | 1.9 mg |
铜 | 0.19 mg |
锌 | 0.58 mg |
硒 | 28.8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2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02 mg |
烟酸(烟酰胺) | 4.3 mg |
维生素E | 1.06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