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什么又称三晋
答:一种是指中国战国时期的魏、赵、韩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魏赵韩原晋国故地;另一种是指山西省。历史上,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魏、赵、韩这东方由晋国分裂而来的三国合称为三晋。
此外,还有一种传说称,天帝有两个儿子,意见不合,天天打架,然后天帝就把他们两个分开一个呢送到了南边,还有一个就送到了晋(就是山西),然后他们分别掌管不同的星宿,山西那个呢管参宿,参宿中间三颗星超级亮,是他的代表,而且这个天帝的儿子特别仁厚,把山西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山西人会有观参宿的习惯,后来,晋就成为了三晋2。 无论哪种解释,都体现了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